關於濕疹,你需要瞭解的

濕疹是一種劇烈瘙癢的皮膚炎症,很多孩子都發生過不止一次的濕疹,由於瘙癢引起的搔抓會導致皮膚損傷和感染,常引起患兒的不適和家長的恐慌。特應性皮炎是濕疹的常見原因,主要引起皮膚的紅斑、瘙癢、發熱、疼痛、甚至是小水泡。   梅斯醫學小編就有關你濕疹的重要研究,進行盤點。  【1】CLIN EXP ALLERGY:孕期維生素B水準較高,可降低嬰兒患濕疹的風險  一項新的南安普敦研究表明,母親在懷孕期間較高的維生素B水準,則嬰兒在12個月時患濕疹的風險較低。  這項研究發表在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Allergy雜誌上,該研究評估了497名女性在懷孕期間煙醯胺水準及色氨酸相關代謝產物的量。研究人員在嬰兒6個月和12個月時評估了濕疹的發生率。  結果顯示母親在懷孕期間煙醯胺水準較高,其後代在12個月時發展為過敏性濕疹的風險降低30%。當鄰氨基苯甲酸(一種色氨酸代謝產物)水準更高時,該關聯性更強。  研究人員表示,煙醯胺可以改善皮膚的整體結構,水分和彈性,因此有可能改變與濕疹有關的疾病過程。該研究顯示出較高的母體煙醯胺和鄰氨基苯甲酸水準和較低的特應性濕疹風險之間有一種漸進的關聯性,這表明濕疹的發展不能通過這些營養物的存在簡單地預防。  南安普敦NIHR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營養學主任Keith Godfrey教授補充說:“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調查這個有趣的關聯,但這些研究結果是在懷孕期間吃健康均衡飲食的潛在益處進一步的證據。”  【2】Allergy:SIT治療特應性濕疹是否有效,尚缺乏有力證據  來自歐洲的研究人員檢索相關資料庫後,納入使用標準化的變應原提取物進行特定變應原免疫治療(SIT),並與安慰劑或對照組相比的隨機對照試驗,治療物件為過敏性濕疹患者。  從1556條記錄中,研究人員納入了12項研究,涉及733名患者,干預措施包括皮下、舌下、口腔或皮內SIT,這些患者對屋塵蟎、花粉或其它吸入劑過敏。資料顯示,三項研究中患者報告全球疾病嚴重程度改善RR=0.75 (95% CI, 0.45-1.26),20分量表的濕疹症狀平均差–0.74(95% CI, –1.98 to 0.5)。即是說無顯著差異。  兩項研究中SIT改善全球疾病嚴重程度RR=2.85; 95% CI, 1.02-7.96,10分量表的瘙癢平均差–4.2,存在顯著差異。嚴重的統計學異質性會讓薈萃分析結果有限。研究人員稱,雖然6篇研究涉及262人的薈萃分析顯示,SIT相比對照組,可改善疾病嚴重度,但是這些研究的品質十分低,可能導致結果的局限性和不精確性。  研究人員認為,鑒於當前研究的品質過低,還不足與證明SIT治療特應性濕疹是有效的,在未來需要嚴格的研究來驗證。  【3】JAAD:痛苦的濕疹患者——類風濕性藥物幫到你  近年來,關於濕疹病因的討論發生了轉變,有更多的證據表明濕疹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事實成立,King教授和他的同事們需要探究枸櫞酸托法替尼——一種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能否通過抑制免疫反應而避免患者的濕疹症狀。  King曾參與同種藥物的兩個早期研究。一個研究表明,枸櫞酸托法替尼可用於治療皮膚色素脫失引起的皮膚白斑;另一個研究表明,該藥物可以治療男性脫髮。脫髮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原因為患者免疫系統攻擊自身毛囊。白癜風也被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原因為患者免疫系統靶向攻擊皮膚黑色素細胞。  枸櫞酸托法替尼酶稱為酪氨酸激酶(JAKs),該酶通過影響關節連接而引起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JAKs釋放炎性因數來攻擊自身關節和其他組織,採用托法替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原理是通過是減輕炎症反映,降低炎症因數活動度。  King說這一發現可能影響並改變濕疹的治療方案,希望這一研究可以為廣大深受濕疹困擾的患者帶來福音,減輕他們疾病的痛苦,使他們睡眠狀態有所好轉,提高其生活品質。當然,需要一系列後續研究才能得以驗證結果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4】濕疹?瘙癢?——是基因的問題!  科學家在小鼠身上發現了一種可促進皮膚瘙癢的新基因,此基因可為治療慢性皮膚瘙癢,如濕疹,提供新的治療方向。  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在神經細胞中表達HTR7最多的小鼠瘙癢最嚴重,因此研究人員的興趣轉移到了基因上。再加上既往的研究已經證實血清素的異常信號與濕疹及其他慢性瘙癢性疾病有關,因此研究人員決定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發現 HTR7參與了慢性瘙癢的病因中。  專門飼養小鼠以建立缺乏HTR7基因的濕疹模型,此類小鼠與其餘正常表達HTR7基因的小鼠相比,嚴重的皮膚損傷和劃傷面積較小。  【5】JAMA Dermatol:濕疹患者須警惕骨折及骨或關節損傷風險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在成人中濕疹為骨折和其他限制性損傷的危險因素。論文10月29日線上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皮膚病學》(JAMA Dermatol)。  此前瞻性研究共納入34500例在過去12個月內有濕疹病史的年齡18~85歲受試者,利用調查問卷明確骨折和骨或關節損傷(FBJI)及其他限制性損傷情況。評估濕疹與損傷風險升高的相關性。  結果為,濕疹和限制性損傷的患病率分別為7.2%和2.0%。FBJI所致活動受限的發生率為1.5%,其他類型限制性損傷發生率則為0.6%。濕疹患者的限制性損傷發生幾率升高[校正比值比(aOR)為1.44],且FBJI尤為顯著(aOR=1.67)。限制性FBJI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在50~69歲達到峰值且隨後出現降低。與不伴濕疹但存在睡眠問題者相比,伴濕疹者若存在疲乏、日間嗜睡或失眠,FBJI發生率顯著升高(aOR分別為1.59、1.81和1.74)。與僅罹患濕疹或精神行為障礙者相比,同時患濕疹和精神行為障礙者,FBJI發生率升高。  【6】Elife:皮膚濕疹或降低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倫敦國王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皮膚缺陷引起的濕疹可以減少患皮膚癌的風險。研究顯示,濕疹引起的免疫應答可以促進潛在的癌細胞脫落,從而阻止皮膚腫瘤的形成。  研究人員發現,正常小鼠和皮膚缺陷型小鼠在面對致癌物時,一樣容易出現致癌突變。然而,缺陷型小鼠中的炎症反應更大,促進了潛在癌細胞從皮膚上脫落。這種癌症防護機制,與保護皮膚不受外界(細菌)入侵的機制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  文章的資深作者Fiona Watt教授說:“我們在小鼠模型中建立了癌症易感性和一種過敏性皮膚病的明確關聯。這樣的結果再次證明,干涉機體免疫系統是治療癌症的一個重要策略。我希望這項研究能給一些濕疹患者帶去些許安慰,這種令人不適的皮膚病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是有益的。”  Dr Mike Turner指出:“現在皮膚癌在許多國家越來越普遍,任何能幫助機體阻止腫瘤形成的線索都很寶貴。發現濕疹有助於人體抵禦皮膚癌,支持了過敏性疾病與癌症預防之間的關聯,為人們提供了對抗癌症的新途徑。”  【7】Brit J Dermatol:孕期游泳可導致寶寶患濕疹  游泳是很多孕媽媽首選的運動方式,但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日報導,一項新研究發現,孕婦經常游泳,孩子日後更容易得濕疹和哮喘。  近5年來,遺傳性過敏症哮喘和濕疹的患病率增加了5倍,來自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聖約翰皮膚病研究所和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對此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孕期接觸多種經空氣傳播的化學物質,會增加孩子得濕疹和哮喘的危險。而游泳池中氯化物消毒劑可通過空氣傳播,影響胎兒的免疫系統,增加患病幾率。清潔產品及化妝品也會起到類似的不良作用。  該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英國皮膚病學雜誌》上。新研究負責人倫敦國王學院皮膚病學專家約翰·麥克法登博士分析指出,維生素D缺乏、愛游泳、護理用品使用過多以及食物中化學物質的增多,都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如果女性在孕期接觸過多的化學物質,那麼,孩子的免疫系統可能會受到永久性影響,更容易患過敏症。  【8】Nature:科學家揪出濕疹“禍首”   數以百萬的人們遭受著濕疹(特異性皮炎)的折磨,而比他們的疾病更讓人感到抓狂的事情是尚不清楚是什麼引發了這一疾病。  現在,來自密歇根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生成的一種毒素是引起皮膚免疫系統細胞反應,進而生成濕疹樣皮疹的“禍首”。這一刊登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發現將有助於科學家開發出更好的治療。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