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20種常見皮膚疾病,涵蓋濕疹、痤瘡、銀屑病等炎症性皮膚病,尖銳濕疣、淋病等感染性疾病,以及白癜風、硬皮病等免疫相關病症。列出典型症狀、致病原因和主流治療方案
疾病 | 症狀 | 原因 | 治療方法 |
---|---|---|---|
濕疹 | 皮膚乾燥、瘙癢、起紅斑 | 發病原因複雜 | 包括藥物治療、外用藥物、避免接觸過敏原等 |
痤瘡 | 粉刺、丘疹、膿皰 | 與皮脂腺分泌過多,毛囊角化過度、細菌感染有關 | 包括局部用藥、口服抗生素、果酸煥膚等 |
蕁麻疹 | 出現紅色或皮膚色的風團 | 原因是過敏反應 | 包括抗過敏藥物、外用藥物等。隔離過敏原 |
系統性紅斑狼瘡 | 對稱性皮疹、關節疼痛等 | 與自身免疫有關 | 包括藥物治療、抗炎治療等 免疫療法 |
銀屑病 | 銀白色的鱗屑 | 與自身免疫有關 | 包括藥物治療、光療等 |
白癜風 | 色素脫失斑 | 與自身免疫有關 | 包括藥物治療、光療等 |
尖銳濕疣 | 白肺、心肌炎等 | 腦膜炎、心肌炎等 | 心包炎、心肌炎 |
接觸性皮炎 | 紅斑、丘疹 | 接觸外界物質引發的炎性反應 | 祛除誘發過敏因素,口服抗組胺藥 |
毛囊炎 | 以毛囊為中心的紅丘疹,頂部有膿皰 | 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所致 | 使用抗菌藥物,加強防護 |
癤腫 | 一個或多個紅色半球形疼痛結節 | 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 多數可自行破潰,自愈 |
花斑糠疹 | 初為點狀斑疹,後逐漸發展為片狀,表面覆有鱗屑,偶有瘙癢 | 由馬拉色菌感染所致 | 外用抗真菌藥物治療為主,口服抗菌藥 |
手足癬 | 水皰鱗屑型水皰散在或群集 | 手足癬由真菌感染引起,環境因素(如炎熱、潮濕等)可誘發 | 根據類型選用外用抗真菌藥、外用角質剝脫劑和系統用藥 |
脂溢性皮炎 | 黃紅色斑片附著油膩性鱗屑,可伴瘙癢 | 可能與遺傳、微生物感染、飲食習慣、內分泌性疾病、神經功能障礙、免疫功能失調、皮膚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因素有關 | 通過一般治療、外用藥物治療以及系統藥物治療 |
斑禿 | 出現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楚的突發斑片狀脫髮區 | 與自身免疫、遺傳、神經精神因素、內分泌失調等因素有關 | 局部按摩、外敷藥物、口服藥物、針灸、手術等方式治療斑禿 |
膿皰瘡 | 大皰性膿皰瘡,好發於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 | 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所致 | 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的方式改善 |
丹毒 | 局部紅腫、疼痛、發熱、淋巴結腫大等 | 一般為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 | 一般治療、系統藥物治療、外用藥物治療 |
淋病 | 包括尿道炎、分泌物增多和疼痛 | 由淋球菌引起的化膿性的,泌尿生殖系統的感染;多為性傳播 | 常用頭孢曲松與阿奇霉素的聯合治療 |
梅毒 | 主要為硬下疳和淋巴結腫大 | 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多為性傳播 | 一般對症治療,以及首選青黴素抗感染治療 |
硬皮病 | 出現點滴狀、斑塊狀和帶狀皮損 | 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感染、化學物質等因素有關 | 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 |
黑皮病 | 粗糙、撫狀贅生物、皮膚顏色加深、乾燥瘙癢 | 由遺傳因素、日光照射、內分泌紊亂、細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 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方式進行緩解 |
疥瘡 | 表現為針頭大小的丘疹、丘皰疹和水皰,散在、對稱性分佈,伴瘙癢 | 密切接觸人型疥蟎引起 | 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