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手部濕疹(Hand Eczema)

手部濕疹為高復發性、慢性炎症性皮膚疾病,以角質層屏障功能障礙為核心病理特徵。臨床表現涵蓋紅斑、丘疹、水皰、角化過度、裂隙及疼痛,顯著影響患者生活品質與職業功能。高風險族群包括美髮從業人員、醫療工作者、清潔業者及建築工人。其病因具高度異質性,需透過系統性鑑別診斷確立類型。

1. 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ICD)(俗稱富貴手)家庭主婦、清潔人員最常見,是由於頻繁接觸洗潔精、肥皂水或消毒液,導致手部”防禦層”被洗薄。初期手指尖脫皮、發紅,慢慢會幹裂出血,碰清潔劑像刀割般刺痛。

2. 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因常常接觸染發劑、消毒水或乳膠手套,產生的刺激物的敏感性高,特點是用完物品隔1-2天才發作,手掌起小水泡、脫皮。。

3. 乾癬:手部皮膚變厚像結痂,指甲出現”針紮小坑”或”黃褐色油斑”,身體其他部位(肘部/膝蓋/頭皮)常有類似厚鱗屑。

4. 異位性手部濕疹:最易被誤診的類型!特征是單手嚴重脫皮起紅圈,有時像地圖狀蔓延。普通藥膏越塗越糟,需要刮皮屑做真菌檢查。常因摸腳氣後沒洗手傳染。

5. 汗皰疹:容易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炎,屬於濕疹的一種,特別好發於手指、手掌側面以及腳底。不具有傳染性,雖然容易復發且可能造成不適,但多數情況下透過適當的皮膚保濕、避免已知刺激物、使用外用藥膏

6. 黴菌感染:臨床上可見有脫皮、水泡,或手縫中有糜爛,且伴有癢、痛覺。診斷上可以用皮屑做黴菌培養,或
    在顯微鏡下觀察,找到菌體。

7. 錢幣狀濕疹:常由群聚的紅色小丘疹或小水泡開始,很快融合成圓形,表面常伴隨明顯的滲液、結痂和鱗屑,邊緣可能略微隆起;最常發生在小腿前側、手臂外側、手背和腳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