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寶寶為何長“奶癬”?

奶癬又名嬰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和嬰兒過敏性皮膚病,多見於有過敏體質和喂牛奶的孩子。   嬰兒多秋愛長“奶癬”?  案例:小葡萄才出生2個半月,可是最近幾天面部長滿了紅疹子。抹上藥膏後紅疹子褪了。但一停藥寶寶重新“犯病”,甚至犯得更凶。請問為什麼孩子在秋天愛長“奶癬”,應該怎麼護理呢?  皮膚科醫生解釋,奶癬又名嬰兒濕疹,在秋冬交替時節是很常見的,是秋冬交替時節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屬於過敏性疾病,可發于各個年齡段,發于嬰兒期俗稱“奶癬”。從門診情況看,2-3個月嬰兒患兒最為多見,最小的出生僅20多天。  嬰兒在秋天容易發生濕疹的原因是,嬰兒的皮膚發育不很健全,最外層表皮的角質層很薄,毛細血管網豐富,所以容易發生因過敏反應引起的濕疹(奶癬),通常在出生後一兩個月起病,也有在出生後三四星期即發生,一般在兩歲左右自動緩解。  嬰兒濕疹大多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幹四肢也有。初期為紅色的小米粒樣皮疹,以後是皰疹,因為兩頰發癢,寶寶經常轉動頭部去摩擦或用手搔抓,所以嚴重的情況下皰疹會破損,有大量黃色液體流出。通常情況下,如果濕疹症狀較輕,可以不用藥,慢慢自愈。  嬰兒濕疹三分治七分養護理要小心  濕疹對寶寶的影響較大,瘙癢常常使寶寶煩躁、哭鬧,甚至不能安靜入睡,因此防止濕疹入侵是十分重要的。寶寶得了濕疹應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正確的方法是找出過敏原因,對症下藥,合理餵養。  專家建議,發現濕疹後,家長不要給寶寶吃魚蝦等動物蛋白成分高的食物。母乳餵養的孩子,媽媽要特別注意飲食。家長不要用鹼性肥皂給寶寶洗患處,也不要用過燙的水洗,不要塗化妝品或任何油脂。患濕疹的寶寶不能捂得太緊,寶寶的衣服要穿得寬鬆些,以全棉織品為好。  當然,如果能做到未雨綢繆,預防工作到位,寶寶當然可以免受其苦了!  媽媽應避免給寶寶過量餵食,防止消化不良;如寶寶是牛奶過敏者且不能由母乳餵養,可把牛奶多煮開幾次,改變其成分結構,減少致敏因素。奶內少加糖,或試用其他代乳食品。如是某些食物過敏者,可開始吃少量,再慢慢加量,使寶寶逐漸適應;採用母乳餵養的媽媽,應多吃些蔬菜、水果、豆製品和肉類的食物。  另外,如果你的寶寶是過敏體質,你還要注意保持房間的清潔,房間角落、櫃子底下、床下面這些容易積灰塵的地方尤其應該注意經常打掃。不要用刺激性大的沐浴液、香皂為寶寶清潔皮膚;為寶寶選用寬鬆透氣的純棉內衣,外衣和被褥要保持乾爽,最好在陽光好的時候經常晾曬。避免讓寶寶在塵土飛揚的場所玩耍,以免寶寶接觸揚塵、花粉等過敏原。   此外,還應多吃蔬菜、水果、豆製品和畜、禽肉類食物。如果採取牛奶哺喂,可適當延長牛乳的煮沸時間,以利蛋白質變性,減輕致敏作用。也可適當增加新鮮果汁、水果、蔬菜等。但值得提醒的是,不論採用何種餵養法,都應注意不要給嬰兒喂得過飽,因消化不良會使奶癬加重。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