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

為慢性、搔癢、皮膚發炎的狀況,受到先天基因和後天因素的影響。

和過敏體質有關:IgE高、個人或家族史有氣喘或過敏性鼻炎。

病灶隨年紀,分佈不同:

  1. 嬰兒:以臉、頭皮、頸部和四肢伸側為主
  2. 孩童:以頸部和四肢屈側為主
  3. 成人:以四肢屈側和手部為主

孩童的異位性皮膚炎,40%在青少年時期會改善,60-70%在30歲會好轉。

異位性皮膚炎會合併許多表現:皮膚乾燥、魚鱗癬、毛孔角化症、白色糠疹、黑眼圈、眼科併發症。

異位性皮膚炎的惡化因素:

  1. 環境溫度驟變和流汗
  2. 乾燥、過度清潔
  3. 羊毛、化學物質、肥皂清潔劑、二手菸環境等過敏原會惡化異位性皮膚炎
  4. 塵蹣
  5. 金黃色葡萄球菌
  6. 情緒壓力對病情有深遠影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