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幼兒皮膚發紅,可能不全是因為氣色好,也有可能是患了濕疹。小兒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遲髮型變態皮膚病。患有濕疹的孩子起初皮膚發紅、出現皮疹,繼而皮膚發糙、脫屑,觸感如砂紙一樣。 小兒濕疹可由發病部位遍及全身,病兒常因瘙癢而煩躁不安,又因為幼兒常用手抓癢可致皮膚破潰、細菌感染而使病情進一步加重。 濕疹的病因極其複雜,涉及體內外多種因素,如遺傳,化學、物理刺激,食物等。由於是過敏性皮膚病,父母應注意使孩子遠離過敏原。 1. 遺傳因素 濕疹與遺傳有很大的關係,過敏性疾病中,在嬰兒期發作的只有濕疹。因此,父母應留意自己是否有濕疹的疾病史。 2. 生活環境 已經發生濕疹的幼兒,接觸一些物質會誘發或加重濕疹症狀。化學清洗用品、毛製品、花粉、強光、乾燥的空氣等,都可能成為過敏原。另外,若幼兒穿衣太厚太薄、衣質粗糙、環境溫度太高也會使病情加重。 3. 牛奶蛋白 牛奶蛋白是嬰幼兒最早接觸的、最常見的過敏原,其中含有大量異體蛋白,極易使嬰幼兒發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現象。採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可預防或推遲嬰幼兒早期特應性皮炎和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生。 平時生活中,父母應留心孩子的皮膚變化及是否有頻繁抓撓的的現象,最好給孩子穿純棉的衣物。對於患上濕疹的幼兒,切忌使用激素類的藥膏,雖然其見效快,但副作用大,尤其對小孩而言,容易加重病情。 ]